前言
杨哲已经多次催着我写回忆录了,但是一直都没有时间好好写以下,这次趁着对Blog的兴趣补上。
ACM对于我来说是什么呢?可以获得快乐,填补大学生活空虚的东西吧。其实对我来说最快乐的不是拿到什么奖,当然其实也没拿过什么牛B的奖,而是解题的过程。当然很多其他的事情也能获得这种纯然的快乐,比如coding、滑雪、吉他或者Dota。就是那种全心沉浸在一种氛围里,然后忘却时间、忘却周围的环境的感觉最吸引人了。
诚然,我也通过ACM拿回了多交给学院的一部分学费以及光明正大的翘课和退出坑爹的被迫的健美操队伍,还有每学期几门课的系数奖励。也算是精神愉悦后带来的一些物质补偿吧,似乎对我来说是个精神物质双丰收的事情。
缘起
记得当初还是大一的时候,懵懵懂懂的进了大学,但是其实大一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很迷茫。准确的说是找不到大学生活的重心,也找不到自己真心喜爱的圈子。大一的时候去了学生会打酱油,但是一直不喜欢就退出了,不过在社联我还是很开心的认识了不少很好的人,并且小贾也是日后ACM的同伴。说起来接触东大的ACM还是在参与社联的某个活动时,看到操场上有校内赛的条幅,然后就屁颠屁颠的跑去了。因为高中的时候就知道有ACM这个东西,所以在看到条幅的那瞬间就决定去看看了。
当时校内赛是在东大的机房举行,没有气球,也没有board,程序提交上去可以看到正确与否。可能是太久没写代码的关系,AC得很慢,然后写的线段树还一直不过,比赛似乎很快就结束了。走之前有个学长询问了我的联系方式,后来才知道这是软件学院06编程最牛的一个学长C4。后来就这样接触到了我认识的第一批NEU ACMer。05的topboy,许倩,小罗学长,还有06的c4,陶陶,freesunshine,石大禹,王健…也是当时通过c4的牵线,我认识了非常厉害的王克学姐和许倩,就这样东大历史上的第一支女队诞生了。
省赛和四省赛
大一的组队后我们就开始参加辽宁省的省赛和东北四省赛,当年的辽宁省赛非常不正规,大工搞了个网络赛就完事了,直到去哈尔滨参加现场赛我才第一次见到了现场赛的场面和5小时顶着压力的coding。现场赛我们的经验非常不足,可能做比赛每个队伍都需要一段磨合的时间,只有一台电脑,只能一个人coding或者debug。而那时其实也已经凸显出了模板的重要性,遗憾的是这个事情我一直做得不好。我当时使用的是一份手写的pascal笔记做模板,王克学姐和许倩学姐帮我debug的时候就万分痛苦了。因为在比赛里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想算法,试算法的时候,非常需要有很好的模板,不仅可以保证编码的正确性和速度,还可以使思维尽量集中在题目上,而不用去关心已知的成熟算法按照记忆写出来是不是正确的。总之第一次现场赛我们是抑郁而归,大家都是出师不利,不过也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精神。
亚洲区域赛
在POJ上刷题和平淡的学业生活中,不知不觉就大二了。也迎来了我的第一场区域赛。而这时听c4说有一个大一的新生入学,此人是OI的保送生,大家都期待不已。这位大一的新生就是freeze,因为当时只有他一个大一的,所以我们都直接喊“大一的”指代他,这个外号也一直延续到现在。freeze的数学功底很好,并且编码非常神速,被迅速的吸收入c4他们队伍里代替出去实习的topboy。而这时每周c4都会组织大家进行做题的训练,在某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小男生,默默的坐在房间一角做题,这就是boycott。据说boycott是在先锋的一个陈年旧帖里发掘到了c4的联系方式。就这样在所谓的集训后,大家准备走上人生的第一次区域赛,接受大牛们的虐待和教导。
我们队伍参加亚洲区的目标就是最佳女队奖,可惜的是在唯一一次我们队参加的亚洲区里,却并没有这个奖。记得比赛的时候第一个水题过得非常顺利,然后就卡在了一个数学题上,而另一个图论的题目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最后我想到一个贪心的方法可以做,然后王克学姐非常好的让我写了,然后就过了。。。最后我们就一直调试数学题,后来调试得非常绝望,打算换个方法重写的时候,许倩想到什么一改就过了。我们很激动的欢呼了下,引来旁边一阵注视。在这之后有个最小费用流我建好模型,编码完成后,发觉这个模板不对,程序运行的结果有问题,这个模板直到比赛结束也一直没有调通,又一次显示了模板的重要性。当天晚上颁奖的时候得知拿到了铜奖,王克学姐激动不已,觉得我们有望最佳女队,结果等到最后也没颁这个奖,后来打听了下,确实是女队第一,可惜女队太少没设这个奖。这次比赛c4他们都失误了,不过好在之后的杭州赛区他们发挥正常了。
新队伍
因为王克学姐不能参加比赛了,而许倩也即将毕业,我们的女队正式解散。之后我果断拉了freeze和boycott入伙,组成了我们新的队伍。这也是我之后唯一的队伍了。非常高兴和幸运能认识freeze和boycott作为队友。我们队伍其实磨合了很长时间,最初的时候大家都想写代码,可是一台机器真心不够用。后来慢慢的开始分工,并且找到比赛时做题的优先级。作为一个弱队,其实都是从跟风做题开始,然后卡题的时候似乎一直处理得不怎么好。
ACM俱乐部
东大的ACM俱乐部是个很神奇的东西。理论上应该归属于创新中心,但是软件学院却一直觉得这是自己旗下的组织。每年的软件学院社团招新都会叫上ACM俱乐部,当然这是挺好的,利用资源,但是还有什么软件学院的社团开会也会被叫上就比较郁闷了。其实东大的ACM相关事情都是创新中心在管,具体到人就是王平了。王平虽然脾气比较不好,但是人挺好的,做事也很靠谱。ACM真正跟软件学院的联系,就是每年的校内赛,机房一般都是借用的软件学院的机房,并且还可以申请一些条幅,笔,纸之类的东西比赛使用,在校内赛上,软件学院真的给了ACM俱乐部不少的支持。
换代
在大二的时候,大批07的同学们加入ACM大军,最后好多人来了又走了,最后留下来的也就是这一届的骨干力量了。DS、大师、猪是永远拆不散的三剑客,胥智和盛玉磊是亲密的好基友,婵姐、婵妹和王璐怡是东大的第二支女队,汪宇是个很神奇的人,默默的成长成为了一个大牛,队友倒是换了好几批。小贾是个一心想成为黑客的人,至少在我的印象里。晓明各种活跃,东大的妹子迎面走来3个必有他认识的。
有新人加入,培训就是一个大问题了。王平就让我们做培训什么的,然后告诉我们其实其它学校都是学生在做,没有老师专门管的,类似学徒似的老人带新人吧。培训最初就是按照知识点开始讲课,然后给出一些OJ上的题目,一周一次。并且给出一些老队员的联系方式,支持自己找上门服务。培训的效果其实不怎么好,也不知道大家听懂了多少,反馈没做好吧,总之在我看来听课的人就是一片黑洞。
大二的时候创新中心给了ACM俱乐部一个机房,机房就在图书馆的二楼,是个很方便的地方。大家算是个有个自己的活动基地了。在做区预赛的网络赛时终于不用到处借机房了,还是很幸福的。并且也是个可以专心做题的环境,当然还可以聚众做题讨论 。有段时间晚上几乎都去机房做题,然后此时陶陶和freeze,boycott,以及大师他们队也是机房的常客。那段时间我们常常到图书馆关门才离开,我个人是非常享受这段时光的。
选拔机制
由于参加ACM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出去比赛的名额是有限的,所以后来肯定有一些队伍是去不了的。总体来说,ACM俱乐部是一个宽进严出的策略。选拔其实很闹心,因为每次看到不能去的队伍心情都不好受,大家都一起训练了,但是⋯⋯。总之每次公布结果都是一个非常揪心的过程。
当时我跟freeze做的策略就是先分组,然后积分,还写了个俱乐部章陈来确定积分规则。最后按积分排序,有几个名额去几个。但其实这样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因为是一个队伍作为单位,不能看出队伍里个人的水平如何,但是我们考虑到既然大家都想出赛并且拿个好成绩的话,那自己也不会允许自己队里的人跟自己相差太多。所以其实最后一个队伍里就是水平差不多的人一起了。其实这个积分策略闹过不少矛盾,有的组举被报作弊,月赛的时候提交标程。有积分相近的组争一个名额,总之比赛还是一个很残酷的东西,跟享受解题的过程完全不一样。
黄金时代
大三的时候应该是07这一批人的黄金时代。出去比赛的时候不缺队伍,并且成绩对于东大的历史来说都不错。省赛的时候包揽前2名,四省赛也有3个一等,总体来说对于本弱校的历史来说,成绩都还能看的。
记得也是大三的时候跟婵姐,boycott一起参加了数学建模,而那几天正好是亚洲区的网络赛,结果我和boycott就叫来freeze一起做了2天的网络赛,把跟我们一起数模的婵姐气哭了。最后freeze也一起帮忙画图,熬过了在图书馆的不眠夜。之后我们就发誓再也不参加数模了。大三去宁波赛区的时候是我们队最接近银奖的时候,过了4个题到了铜奖前列,可惜罚时太多,而第五题是个二维的线段树,我写完在调试的时候比赛结束,最后回去我改了一句代码就过了,非常可惜。freeze非常郁闷的说我每次写线段树都不用模板,然后调试时间太长。所以这算是再一次被模板坑了,给力的模板果然是比赛顺利的关键要素,可惜这点我做得真的非常非常不好。而王平念了我们好几年的银奖也只能交给09的小朋友们去实现了。
黄昏时期
大三下的时候来了一批很不错的09新人,杨哲、卫欣、辉展、小波还有已经不参赛的程方,而我大四的时候就是他们的年代了。此时07这批人全面退役,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实习的实习而freeze也跟着退役了,剩下的大部分就是09的小孩们了。其实08这届算是断层了,除了freeze和刘高就没有什么长期参加ACM的骨干力量,08对我来说又是一个黑洞。我只能开玩笑的想freeze太厉害了,把所有08的力量都吸收到自己身上了。而最悲哀的是,大四的这次亚洲区居然找不到什么队伍去参加,最后我们队也去参赛了,可惜生疏了以后就没有比赛的感觉了。
结语
对我来说,我的整个大学生活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跟ACM紧密相连,这算是我大学时代最深刻的记忆了吧。不论结果如何,至少我觉得也算对得起自己了。其实ACM可以聚集这么多爱好coding的人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当然,ACM其实也仅仅是一个比赛而已,但是它是持续的,并且相对公平的,它最美好的地方应该是那些比赛外的东西,它的圈子和附属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