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暴雪又出现在这个世界祸害人间。至从高三彻夜不眠玩大航海ONLINE以后,我已经快5年没有碰过大型游戏了。但是暴雪的诱惑实在是太大,禁不住引诱,又准备下海了>_<。
首先就是解决电脑问题。我手边的机器没有可以玩游戏的,特别是很舒服的玩游戏的。本来想节约下成本,升级下古老的D830,最后发现这个工程复杂且失败度高,并且就算升级后,玩游戏还是不合格,至少,特效只能最低吧。最后决定组装一台游戏机,不为别的,只为游戏。在求教过组装大师虚幻和百度后,终于在京东下单。
机器配置如下:
- 显示器: LG IPS236V 23英寸LED背光IPS液晶显示器 (¥1199)
- CPU: AMD PhenomII×4(四核羿龙2代黑盒)955 盒装CPU(¥699)
- 主板:技嘉(GIGABYTE)GA-780T-D3L 主板(¥499)
- 显卡:蓝宝石(Sapphire)HD6850 2GB GDDR5 黑钻版OC 800MHz/4000MHz 2G/256位 DDR5 PCI-E 显卡(¥1198)
- 内存:金士顿(Kingston)DDR3 1333 4G (¥145)
- 硬盘:希捷(Seagate)500G ST500DM002 7200转16M SATA 6Gb/秒 (¥469)
- 光驱:先锋(Pioneer)DVD-231D 串口DVD光驱 (¥99)
- 机箱:骇客帝国(HACKER EMPIRE)G1 蓝色 (¥199)
- 电源:航嘉(Huntkey)冷静王至强版 电源(额定350W 主动PFC 120MM温控风扇)(¥289)
- 键盘:logitech 罗技 K120键盘 (¥45)
- 鼠标:Logitech 罗技G300 (¥159)
- Total: ¥5000 (好神奇的数字)
CPU和主板都选择了比较便宜,够用的,只有显卡比较好。显卡是参考了虚幻的配置,不过大大降低了CPU和主板的等级。虽然虚幻同学极力推荐微星的hd6850,可是个人比较喜欢sapphire这个名字,所以就放弃据说很性价比的微星了。反正价格差距也不大。
硬盘也没有用固态硬盘,虽然Air的硬盘我觉得很赞。考虑到要装的东西实在太多,和性价比还是机械盘了。机箱和电源是虚幻同学大力推荐的,电源很赞,确实噪音比较小。机箱也还不错,不过比较小,装不下虚幻推荐的侧面风扇,但是因为CPU和显卡都自带风扇,并且机箱也带2个风扇,所以散热应该问题不大。
键盘是随便买的,反正我要求不高,用起来觉得也还不错。鼠标特意去找了个游戏鼠标里比较小的,手小的买游戏鼠标真是伤不起。光驱是最后加上的,因为发觉,技嘉的主板坑爹的不识别借的合租人的USB启动。由于U盘的遗失率实在太高,我自己已经不用了,最后不好折腾别人的只能再搞个光驱了。不过光驱确实挺方便的,也正好可以用我大学刻录的电影动漫美剧日剧盘了。
显示器基本也是随便找的,只要IPS和23寸就行,由于之前家里的LG电视效果不错,所以就选了这个了,反正都差不多吧,又不是苹果的显示器。
然后就这样,我的新玩具诞生了。哈哈~
这次其实算是我第一次,把机器从配件完全组装起来,还是遇到了不少小挫折。之前虽然也有拆开机器玩,或者修理,但是也只是单件操作的。装机果然和使用软件一样,都是读手册的过程。技嘉的攻略写得挺不错的,而且主板的设计也比较人性化,都有防呆设计。虽然如此,我第一次接电源线的时候,还是接错了。小小担心了下京东不靠谱,然后开始模块化测试。果然跟写代码一样,先进行单元测试,确保组件都是正常的,然后一件一件添加,如果出问题肯定是新加的东西。
- 电源测试:用导电的物品接通绿色和任意一根黑色电线,风扇转动就正常。网上推荐用金属丝,我直接用了剪刀,其实用镊子也挺好的。
- 主板+内存+电源:悲剧了,完全没有反应。再仔细读了手册,并且多次试错后,终于CPU的风扇开始转动。电源的孔设计还是很有意思的,有2种规格的格子,并且是交错的,其中一种格子有方向性。这样就可以通过格子的交错确定左右方向,再通过有向格子确定上下。
- 主板+电源+显卡:又悲剧了,接上后显示器知道被接通了,但是开机显示器不亮。由于显示器是DVI的线,我的老笔记本是VGA接口,无法测试显示器是否正常。后来跑去公司借了根线回来测试显示器正常,然后开始观察显卡,看手册。最后发现有个接口,把装显卡的盒子翻了个底朝天,终于找到了显卡的电源线。不得不吐槽下蓝宝石的手册好烂,连要连接电源线都不介绍,还把线压在盒子的纸板隔层底下。
- 加入硬盘:这个很顺利了,进BOIS看了下一切正常。这道菜就完成了~
- 装系统:本来以为这个是最容易的部分,没想到USB坑爹了。网上查了下,说不是所有的主板都认,也看到有人抱怨技嘉的主板换了好多个USB启动终于能用了。不知道硬盘商会不会下一步生产带有系统的硬盘,并且像mac一样是自动重装什么的。
台式机玩游戏确实很愉快,很久以来,终于又一次体会到了特效全开的感觉了。所有游戏一律选择高画质,真是很幸福的感觉。在网上看到有显卡双卡交火的连接方法,以后不够用了可以试试,哈哈。
我已经脱节台式的世界很久了,现在的主板集成度真高啊,基本什么都有了,还支持硬盘阵列,以后可以加几个硬盘玩了。机箱也升级了不少,放硬盘的地方有很不错的锁扣设计。不过这个机箱真是不友好啊,没有任何的手册,螺丝混杂到一起,估计都觉得装机的知道约定俗成的规矩吧,虽然通过主板电源什么的对外接口部分找到装在哪里是很容易的,可是那个螺丝得一种一种试错,真浪费精力。
组装机器真是很像写一个程序的过程,各个厂家根据规定的接口进行模块化设计,完成特定功能的代码。然后用户挑选自己中意的模块,然后最后使用主板这个流程函数组合起来。不过似乎不止软件,各个行业都在用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制造产品。如果把变量认为是原材料的话,那么函数就像工厂了吧,对变量进行加工,得到某种产品。所以一台电脑的形成过程就是,各种原材料经过工厂形成产品,各个产品又进入另一个工厂形成新的产品,如此不断循环递归,直到在某个步骤电脑产生了,或者某个步骤产品出问题劣质了。这也就是变量进入函数,变成另一个变量,然后进入另一个函数,然后各个变量不断的通过函数的变化,最后得到结果数据电脑或者抛出错误,这个零件不可用。这样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有向图无环图的结构了。
呃⋯⋯果然自己跟自己玩容易思想飘很远